“在西货东进、北粮南送、南果北运等大流通格局中,还有一些关键物流节点和线路需要建设、疏通,以最大限度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提高农产品保鲜程度。”全国政协委员、千喜鹤、禧云国际董事长刘延云表示。
刘延云说,我国大部分农产品物流还处于传统运输状态,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新疆的葡萄、红枣、核桃、甜瓜、香梨、苹果种植面积大、品质好、市场声誉佳,但要对接全国市场,首要问题就是距离远、物流成本高。
相关资料显示,在供应端,新疆已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100多个,改造100多个农产品交易市场。以此为依托,新疆农产品形成了一定的供应链基础,通过空运、直发、中转仓、东部线下门店系统等方式,在全国形成了较高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但总体来看,“小摊位集合体”的现状还不足以形成高质量现代供应链的坚实基础,直发物流快递成本高达数十元一单,使得产品优势难以转化为市场优势。
此外,流通领域还存在“小 、散 、弱”现象,缺乏具有市场领导力的农产品流通品牌,缺少长远经营规划,直接影响了新疆农产品“东进”的效率。部分新疆本地、河南、陕西的商家,小规模地把新疆农产品整车拉到陕西和河南,进行中转分发,极大降低了成本,但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和体系化的普惠物流通道。
同时,大量生鲜农产品是常温销售,夏季露天运输,冬季使用棉被、草席等保温手段,损耗严重,20%-30%的损耗率继续抬高了新疆农产品的单价,减少了供需两端的利益。
刘延云认为,在建设完善“西货东进”物流链条中,主要存在如下瓶颈:
对接不畅。生鲜农产品对保鲜和运输时间要求极高,而大量做新疆农产品的商家缺乏与陕西、河南等地仓储行业的便捷对接通道,形成梗塞现象。
做新疆农产品的商家缺乏行业领导者,小、散、弱的现状,难以形成聚合、规模效应,增加了物流的交易成本。
现代化、信息化的中转仓、前置仓建设成本较高,在出疆农产品物流需求较小而且较为分散的情况下,相关主体不愿大手笔投资建设。
由此,刘延云建议:
由政府主导推动,建立新疆各个农产区商家与陕西武功、杨凌,河南郑州等地的物流前置仓、中转仓运营商的需求对接机制,畅通“西货东进”的新通道。
鼓励和引导更多本地商家走向电商平台,扩大线上销售总额,产生规模效应,通过集合订单,进一步提高中转仓与前置仓的使用效率,降低“西货东进”的物流成本。
政府配套资金,引导更多全国性的物流企业,在上述关键物流节点新建、改建现代的中转仓和前置仓,提升“西货东进”的现代物流标准,大幅降低生鲜农产品的损耗,持续增加新疆等西部地区农产品的品质和价格竞争力。
对出疆东进的农产品包裹与普通包裹做好区分,建设专门的农产品物流干线,减少中转环节,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反向提升农产品的生产端,将新疆打造成中国现代特色农业的高地。(烟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