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电商行业的发展逐渐迎来了天花板。线上增速在下降且获客成本越来越高,无论物流、退换货服务再怎么进步,都难以解决消费者无法亲身体验的痛点。国内电商巨头也不失时机地看到了线下店的优势,纷纷推出自己的零售新模式。研究机构也在积极跟进,不断推出研究报告,分析市场趋势,解析各家模式。知名互联网研究机构易观近日推出的《中国智慧零售专题分析2018》,详细阐述了目前零售市场上发生的变局,并通过对中国零售市场逐年的演进脉络和技术变革分析,点明了未来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方向。
报告认为,随着消费升级、移动支付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零售行业正向着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消费数据大量积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智能化管理成为零售发展的新趋势。
(图:报告显示,当前国内零售行业正进行第三次变革浪潮,向着智能化、全渠道化发展。)
报告明确指出,不论哪种零售模式,最终目的都是通过技术手段来提升零售业效率,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图:报告指出,无论哪种零售定义都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报告认为,第三次零售浪潮正是以智慧零售为主要发展方向。报告将智慧零售的要义分解如下:零售要素的数字化是智慧零售落地的基础;运营流程的智能化是智慧零售实现的关键;多渠道、多业态和多场景的融合是智慧零售的新常态;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环式价值网是智慧零售的核心。
电商是掀起此次零售业新浪潮的主力。国内三大网络零售巨头中,阿里巴巴率先提出“新零售”概念,苏宁创造性地提出“智慧零售”概念,腾讯投资的京东则提出“无界零售”,三家都特别强调了线下店的重要性,并提出希望做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但每家的进展和侧重点不一。
自从提出新零售概念,阿里巴巴动作不断,入股线下零售企业三江购物、联华超市、大润发,扩张盒马鲜生、零售通等新业务,阿里希望通过零售新业态带来线上流量增长,预计未来还将向更广泛的服务零售领域拓展。虽然阿里对旗下渗透零售企业管控性较强,但由于目前线下业态的拓展步伐相对较慢,线上线下的全面融合仍待时日。
社交巨头腾讯也凭借大量的线上用户和流量进军实体零售行业,目前腾讯的路径主要是通过微信小程序建立人与消费的连接,并投资了大量的线下零售企业,但由于小程序作为工具,本身不能完全替代场景,腾讯自身又缺乏线下零售的运营基因,仅凭流量和技术输出,双线融合的变革仍不够彻底。
对于布局线上线下双线融合十余年之久的苏宁易购而言,此次零售新浪潮的来临正当其时。对于当前行业内的“双线融合”热潮,苏宁的转型已远超同行。不同于其他同行大面积入股传统线下店,苏宁全国范围内拥有包括苏宁易购广场、苏宁广场、苏宁小店、苏宁易购直营店、苏宁易购云店等自营线下门店逾5000家,且业态多样。围绕着实体门店,苏宁打造了“两大、一小、多专”的零售族群,拓展消费品类,并结合餐饮、娱乐、院线、体育等场景,多方位提升消费体验。
( 图:报告中展示的苏宁智慧零售布局逻辑分析)
苏宁目前已形成线上多平台和线下多业态的布局,在消费者主权时代,这种O2O智慧零售布局的优势得以凸显,具有市场先发优势。但对比线上起家的网络零售巨头,苏宁的互联网运营基因有待加强,线上平台与线下门店的多方位融合仍要进一步细化。
报告还分析了智慧零售的落地实践方式,指出门店改造和精准营销对提升零售业坪效效果显著。在智慧零售模式下,供应链体系也与以往不同,智慧供应链更加强调企业间的协同,并成为零售产业共同发展的基础设施。物流也是实现智慧零售的关键一环,报告指出,零售企业自建物流能够更好地控制仓配环节的服务质量,保障时效,为上游品牌商提供更多数据增值服务。报告特别强调,在未来竞争中,随着仓储物业租金的增长,以苏宁为代表的自持物业模式将更具竞争力。
综合报告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苏宁在线下布局之广、业态之全是阿里系和京腾系所无法比拟的,其在线上线下融合方面耕作之深也是国内其他零售企业所无法企及的。在此次零售新浪潮席卷之下,苏宁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性极大。
报告还指出了未来零售业发展的四大猜想,分别是互联网巨头仍是零售业主角,以阿里、苏宁、腾讯为代表的企业在资金、流量、技术和效率等方面据具有强大优势,仍将占据业界主角;社区成为线下流量最主要入口,门店越开越小,越来越靠近消费者,生鲜超市、精品超市、便利店、无人店等成为零售企业寻求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新物种快速崛起,虽然融合多业态和多场景的商业模式不断出现,但他们能否长久经营还有待市场检验;技术和数据是驱动零售业升级的动力,移动互联网、物联网、AI、大数据等技术持续成熟,应用门槛逐渐降低,整个零售产业链将向智慧零售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