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武汉临空港经开区吴家山铁路中心站内,15天前发自俄罗斯托木斯克州的中欧(武汉)班列木材专列刚一到站,这些木材半成品就被送入几公里外湖北福汉木业公司的加工厂内。福汉木业负责人介绍,2015年中欧(武汉)班列(下称汉欧班列)开通木材专列后,该公司利用俄罗斯优质进口木材制作的家具大受市场欢迎。去年,该公司与俄罗斯托州合作打造中俄托木斯克州木材工贸合作区。
武汉临空港经开区管委会主任、东西湖区委书记陈邂馨介绍,汉欧班列运营成绩稳居全国前列,已成为湖北、武汉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通道,更为物流业吹来转型升级“东风”。
武汉西大门崛起“物流大区”
临空港经开区处于武汉西大门,区内国道、高速、铁路汇聚,距离中心城区和天河机场各20分钟车程。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各大物流企业扎根武汉、布局华中、通达全国的首选。区交通局局长管维福介绍,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该区聚集了2800余家公路物流企业,占武汉市物流业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尤其是2006年至2008年3年间,全区交通运输及仓储增加值年度增幅分别达到28.2%、23%和16.4%。
发达的物流业为吸引工业企业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就其本身而言,传统公路物流企业纳税少、污染大,服务对象多为区域性传统制造业企业,产业含金量不高。2009年前后,该区明确思路,向国际性现代综合物流业转型。当年,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行,成为华中地区首个B型保税物流中心。
此次迭代使该区物流业初具外向型特征,“一关两检”等部门及锦海捷亚、DHL等从事国际物流、货运和报关业务的企业相继入驻。该保税物流中心也成为湖北、安徽、山西、江西等省份外贸企业进出口的重要通道之一。截至2017年,该中心进出口业务积累完成11.73万票,总货值142.36亿美元,通关商品种类包括食品饮料、电子元器件、机械设备、光缆等。
“黄金班列”融入“一带一路”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东部沿海外向型制造企业开始内迁。对于中西部城市而言,如何减少这些企业产品外运的物流成本,将海岸线“拉”到家门口,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竞争力。
2011年,“渝新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首次启程。“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欧班列成为各城市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载体,一时间,全国中欧班列千帆竞发。武汉汉欧国际物流公司董事长王利军介绍,2014年,汉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如今开行线路及辐射范围、发运列数、货量货值等主要生产指标在全国长期位居前五名。
作为汉欧班列始发地的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也由此获益。武汉临空港综合保税物流产业建设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依托汉欧班列,该园区已成功吸引班列运营商——武汉汉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入驻,并相继成立汉欧国贸、汉欧供应链、汉欧陆港等公司,形成了完整的“物流+商贸”跨境物流产业链条,完成第二次迭代。
综保区落户促成产业再升级
根据国家规定,B型保税物流中心只能进行涉外货物的通关与流转,无法从事出口加工制造业务,“发达的现代物流体系优势无法传递到全区实体经济领域,产业带动能力没有最大化。”为解决这一瓶颈,临空港经开区继续积极争取。几经努力,2017年8月,武汉新港空港综保区东西湖园区正式封关运营。
此后,融入“一带一路”的黄金效益迅速释放:临空港综保物流园已引进以集铁国际物流、中欧国际物流、欧亚国际物流、九米通国货运等为代表的企业27家,涵盖国际物流、国际货代、供应链管理、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并拉动了贵重金属加工、生态家居及智能手机生产等一系列外向型高端制造类企业入驻。2017年,该园区招商引资签约投资额全年完成269.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59%,成功引入利嘉武汉国际产业园、中轻三联中央监管(华中)结算仓、优思智能通信终端生产基地等项目。
下一步,该区还将积极申报,力争入选湖北自贸区第二批片区,加快汉欧国际物流园、跨境国际监管仓项目建设、湖北临空快件中心和整车进口口岸建设、运营,“力争3年到5年后形成综保物流+跨境商贸+出口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完成转型升级。”(记者 成熔兴 通讯员 宋亮 王遥遥)
记者手记
产业升级无止境
在《腾讯传》中,吴晓波将腾讯的秘诀总结为:小步、迭代、试错、快跑。
这一互联网产业的经典打法,对于传统产业而言,同样适用。
毕竟在瞬息万变、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浪潮中,很少有人能够一击即中,抓住一个产业的最佳转型机遇。
我们所能做的,是坚持目标、不忘初心,在当下环境中看到最远、想到最远、做到最好。
唯有如此,才能积沙成塔、厚积薄发。(成熔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