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整齐排列的货物库房,来来往往的货运车辆……
金秋时节,位于兰州市西固区东川、新城片区的甘肃(兰州)国际陆港,一派繁忙的景象。这座快速崛起的国际港务区,成为“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物流枢纽,也成为我省最大的陆路港口。
货物从四面八方而来,又迅速向各地集散。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的建设,也使得兰州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丝路重镇,从此告别有河无港的历史,逐步形成大交通、大枢纽、大物流格局。
一
地处古丝绸之路咽喉要冲的兰州,是连接亚欧国际货运班列的必经之地,也是甘肃承接产业转移和通向国际市场的大通道。
近两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渝桂黔三省份合作共建中新南向通道,加快建设现代综合国际陆港,形成国际货运班列中转枢纽,成为连接中亚、欧洲市场的综合物流枢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重要支点。
甘肃(兰州)国际陆港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利用独特的区位、交通、枢纽、能源、产业等综合优势,2014年初启动了兰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全力推进以兰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为龙头的甘肃(兰州)国际陆港项目建设。
甘肃(兰州)国际陆港整体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以现代物流、现代商贸、出口加工为三大主导产业,规划建设铁路集装箱、铁路口岸、保税、多式联运、智慧陆港五大核心功能,打造服务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平台。自启动建设以来,港务区实施建设核心功能项目、基础道路设施及物流配套项目27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3亿元。
目前,占地3000亩,总投资58亿元的东川铁路物流中心,集装箱、汽车特货、长大笨等货运功能作业区已建成运营。利用东川铁路物流中心集装箱区设置口岸监管区,兰州铁路口岸于去年5月17日建成,并通过兰州海关、国检验收,正式封关运营。多式联运项目已与郑州陆港、西安陆港等全国首批16家示范港口签订了多式联运企业联盟合作框架协议,物流配套设施和信息平台正在全面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基本建成。智慧陆港项目已启动实施。
目前,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国际贸易通道建设和国际班列发运初见成效,开创性地打通了全国唯一一条南亚公铁联运国际贸易通道,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发运,中新南向通道建设和班列发运有序推进,国际班列货运量累计达880万吨,进出口贸易额60亿元。
二
2017年9月29日,兰渝铁路全线通车运营,打通了我国西南与西北一条最便捷的通道。这一重要通道的贯通,使甘肃东进西出、南来北往的“大通道”优势更加凸显。借助兰渝铁路的开通,省委省政府将甘肃(兰州)国际陆港作为搭建中新(甘肃)南向国际贸易物流通道运营平台的主体,积极融入中新南向通道建设,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去年8月31日,重庆、广西、贵州、甘肃四省区市政府签署《关于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协议》,将渝桂新南向通道向北延伸至兰州。今年3月31日,省物产集团与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合资的甘肃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作为甘肃省中新南向通道省级运营平台。甘肃(兰州)国际陆港整合协调全省物流贸易企业资源,统一场站设施、组织发运、运营管理、优惠政策和市场报价等,保障了通道畅通,实现我国西南与西北、中西亚与东南亚、“一路”与“一带”的三个连通。
截至目前,中新南向通道国际货运班列共计发运22列616组,货重约1.92万吨,货值约2.4亿元,货物主要以苹果、洋葱和部分工业品为主;其中,回程班列1列25组、1200吨,货值约500万元,货物主要是进口氧化铝、进境水果和冰冻水产品等。
我省全力打造南向通道的同时,积极建设其他国际贸易通道。目前,从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发运最多、最成熟的中亚班列,以轮胎、瓷砖、电器和日杂用品为主,每周组织发运2至3列,已累计发运97列4494组,货值约34.68亿元。其中,回程4列52组、2812吨,货值3406万元。
南亚公铁联运班列是我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创新之举,畅通了约16亿人口的南亚市场,辐射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截至目前,已发运南亚班列4022车、6万余吨。
今年7月2日,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发运的我省首趟中欧国际货运回程班列成功抵达兰州,货物主要是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加工完成的樟子松、冷杉松板材。我省中欧国际贸易通道稳步推进,甘肃作为“一带一路”上的交通大枢纽和物流大通道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去年第23届兰洽会,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签约8个项目,总投资额17亿元;今年第24届兰洽会期间,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组织的“兰州·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国际合作对话会”,共签约23个项目,总投资46亿元。
目前,甘肃(兰州)国际陆港正处在多种政策机遇叠加,加速发展的时期。坚持创新驱动和快速发展,港务区正着力打造服务“一带一路”的国际物流中心和多式联运中心,以国际视野建设服务口岸贸易中心,构建对外开放平台,为甘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增添助力。(记者 严存义 杜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