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道路运输行业座谈会上,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小明发表主旨演讲,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论述,回顾了运输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就,强调要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新起点上推进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在全党全国上下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论述,回顾运输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奋勇推进新时代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对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论述,为推进新时代运输服务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的历史关头,习近平总书记站位高远、总揽全局,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运输服务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晰了路径、擘划了蓝图。
一是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立了运输服务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二是强调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指明了运输服务改革发展的政策导向。三是强调要着力改善供给结构,明晰了运输服务改革发展的主攻方向。四是强调"三去一降一补",擘划了运输服务改革发展的推进路径。五是强调交通运输大有可为,赋予了运输服务改革新的历史使命。
二、运输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就令人鼓舞,经验弥足珍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交通运输系统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砥砺奋进,务实创新,推动运输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一)站位全局谋战略,明晰了综合运输服务发展路径。
大力实施货物多式联运发展战略。主动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把握行业改革发展规律,以推动产业链延伸、供应链优化、价值链提升为导向,以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为切入点,着力构建国家多式联运系统。经国务院同意,印发实施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推动多式联运发展步入快车道。多式联运服务网络日益完善,通道布局基本覆盖国家骨干联运枢纽节点,线路布局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紧密契合。截至2018年9月,两批46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共开通线路超过250条,完成集装箱多式联运量约270万TEU。
稳步实施旅客联程运输发展战略。主动适应高品质、一体化出行需求,推进不同运输方式间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旅客联程运输发展的指导意见》,围绕服务设施优化、信息资源共享、市场主体培育、服务品质提升、法规标准制定等重点任务,进行了系统安排。力争用3到5年时间,基本建立起规范有序、高效衔接的旅客联程运输市场体系,推动实现旅客运输“主动脉”与“多节点”无缝衔接,“大通道”与“微循环”便捷换乘,“天与地”“上与下”协同运行。空铁联运、空巴联运等运输组织形式,以及“地空畅运”一体化客运服务产品、“高铁无轨站”服务模式不断涌现,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客运协同衔接更加顺畅。
全面实施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适应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要求,把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方式、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战略选择。国务院印发实施《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明晰了发展定位和总体思路。颁布《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规定》,印发《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发展纲要》。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城市轨道、快速公交、社区公交、定制公交、微循环公交持续发展。组织87个城市开展了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形成了多点播种、次第开花的生动局面。截至2017年底,全国拥有公共汽电车65.12万辆,较2012年增加23.3%;共有34个城市开通运营155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达4642公里、完成客运量184.3亿人次,较2012年分别增长78.9%、124.6%和125.6%。
深入实施国际运输便利化发展战略。聚焦“一带一路”建设布局,推动国际运输从周边沿线向全面互通转变、从双边合作向通道走廊建设转变。印发实施《关于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 加快推进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的意见》。充分依托国家便利运输委员会,与25个部门和省区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形成了工作合力。截至目前,与11个周边国家和1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国际道路运输合作,共签署13个双边、5个多边国际道路运输协定,建立了18个双、多边事务级会谈机制。2017年,国际道路运输完成客运量800万人次、货运量达5353万吨,货运量较2012年增长了58.7%;截至今年10月中旬,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000列,通达15个国家44个城市,形成了横贯东中西的3条国际联运大通道。
加快实施运输服务信息化提升战略。把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作为加快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先手棋”,作为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力”,全面推进十大信息化系统建设,覆盖道路运输服务各个领域,为提升行政效率、规范权力运行、强化服务能力提供重要保障。全国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已基本实现互联互通,系统建设标准化、管理运行规范化、业务协同一体化、综合应用多样化、服务公众便捷化进程加快,为“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提供了基础支撑。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建设成效显著,实现了对70万辆“两客一危”车辆的全方位动态监管。12328交通运输行业服务监督“一号通”全面建成,网络覆盖31个省(区、市)、33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
(二)多策并举降成本,支撑了现代物流业发展。
2016年以来,运输服务领域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累计降低物流成本约600亿元。物流占GDP的比例从2012年的18%下降到2017年的14.6%,成效明显。
甩挂运输发展成果丰硕。从车辆购置税中列支专项补助资金,全面推广公路甩挂运输组织模式。2012年以来,联合开展了四批共209个公路甩挂运输试点项目,发布了三批共144种公路甩挂运输推荐车型,初步形成了东中西均衡发展、各批次持续推进的发展局面。甩挂运输试点企业货运车辆平均里程利用率超过80%,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与传统运输模式相比,下降了15%-20%。破除了制约挂车二级维护、综合性能检测、交强险、报废年限等制度性障碍,逐步形成了适应甩挂运输规模化发展、网络化扩张的制度体系。培育壮大了一批有规模、懂经营、善管理、敢创新的甩挂龙头骨干企业,市场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明显增加。
无车承运人试点进展顺利。实施“互联网+”高效物流行动,组织开展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在全国筛选确定了229家试点企业先行先试。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探索,无车承运人理念和模式快速推广,试点企业积极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集成社会闲散运力,推动实现线上资源合理配置、线下物流高效运行,不断提升车辆运行效率,降低运输交易成本。监测显示,无车承运试点企业平均整合运力超过2800辆,车月行驶里程达1.2万公里,比传统货运模式提高近50%,平均等货时间由2到3天缩短至8小时左右,司机月收入增加30%-40%,较传统货运降低交易成本6%-8%。
车辆管理制度改革成效明显。大力推进道路货运车辆安全技术检验和综合性能检测合并改革,明确检验检测结果互认,统一检验检测标准和周期,强调不得要求企业重复进行检验检测和重复收费,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企业发展松绑减负。据测算,“两检合并”实施后,全国检测业务量同比下降20%,每年可为货运行业节约成本近100亿元。取消营运车辆强制二级维护上线检测制度,每年为运输企业节约成本约80亿元。改革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管理制度,对7种低危气体实施豁免管理,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约140亿元。
(三)打通堵点补短板,推动了发展成果惠普共享。
建制村通客车稳步推进。连续四年将建制村通客车作为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不断加大农村客运扶持力度,提升城乡客运服务的通达深度和覆盖广度。截至2018年9月,建制村通客车率达96.2%,较2012年增长4.3个百分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客运网络初步形成,城乡公交、班线客运、区域经营、预约响应式等农村客运发展模式,与地区出行需求、通行条件、财政保障更相适应。
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初具雏形,运营模式不断创新,城乡物资双向流通更为顺畅。截至目前,我国县乡两级农村物流节点覆盖率已达70%,村级物流节点覆盖率较2012年提高了10%左右。农村电商快递物流快速布局,交通、邮政、商务等物流服务进一步融合,资源整合利用步伐加快。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实现了农村客运站、农村物流站、农村公路养护站的多站融合和资源共享,并结合农村电子商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网络建设,同步扩展物流服务功能,延伸网络触角,物流服务广度和深度明显提高。
城乡运输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因地制宜推进城市运输服务向农村延伸,城乡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有效提升。2017年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涌现出舒城、昌宁全域公交、平定“互联网+供销社”、大荔农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等典型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全国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3A级以上的县(区、市)比例已超过92%,4A级以上的县(区、市)比例已超过56%。截至2018年9月,已有225个城市实现了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共发行互联互通卡2000余万张,让城乡居民出行更加便捷。
(四)改善体验强服务,满足了社会公众新期待。
春运服务满意度持续提升。自2014年以来,会同多部门连续五年组织开展了春运情满旅途活动,凝聚各方面力量,不断创新春运组织和服务模式,着力打造便捷春运、温馨春运、平安春运、诚信春运,让春运旅途更具人情味、更有温度感。2018年春运期间,共完成旅客运输29.7亿人次,铁路、民航运送旅客占比持续扩大;互联网渠道购买火车票、汽车票、飞机票比例分别达到79%、63%和95%,旅客购票更加快捷;76%的旅客能够在1小时之内抵离交通枢纽场站,组织衔接更加顺畅。2018年第三方春运大数据调查显示,人民群众对春运服务的满意度为74.8%,比2016年提高了约5个百分点。
物流服务体验持续改善。围绕破解城市配送通行难、停靠难、装卸难"三难"问题,会同多部门加强和改进城市配送管理工作,优化城市配送运输与车辆通行管理政策,颁布实施了《城市物流配送汽车选型技术要求》国家标准。组织开展了22个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建设,加快推广应用新能源配送车辆,创新共同配送、夜间配送等组织模式,完善“最先和最后一公里”物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时效、高品质物流服务需求。研究制定道路冷链运输服务规则、冷藏保温车辆技术要求等技术标准,冷链物流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
维修与驾培服务模式持续优化。大力推进全国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截至2018年9月,已覆盖27个省(区、市)的314个地市,为4200多万辆汽车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加快推进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对未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到位的企业进行通报约谈并督促整改。着力推进机动车驾驶培训制度改革,全面推广“计时培训、计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驾驶培训服务新模式。2017年,全国推行驾驶培训服务新模式的培训机构达1.4万家,占驾驶员培训机构总数的84.5%。
(五)聚焦痛点优环境,营造了改革发展良好氛围。
“放管服”改革实现新突破。先后取消了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立项审批、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等2项行政审批事项和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证认定核发等2项地方实施的审批事项,以及汽车客运行包装卸工、货运理货员等8项职业资格类证照。优化了毗邻市、县道路客运班线经营的审批程序,简化了跨省客运班线延续经营的审批程序。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力规范了执法行为,增强了对市场主体的威慑力。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对道路运输业务流程进行了整合与再造,不断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运输传统业态释放新活力。印发实施《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优化道路客运资源配置方式,推动道路客运与其他运输方式有机衔接和差异化发展,道路客运企业经营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京津冀、华东六省一市等地,通过与道路运输经营者签订省际道路客运协议,简化省际客运班线许可程序,为道路客运企业转型升级创造条件。经国务院同意,印发实施《促进道路货运行业健康稳定发展行动计划》,为行业稳定发展、转型升级创造环境。近年来,传统道路货运企业顺应形势要求,通过股权参与、契约联合等形式,实施联盟化、抱团式发展,加速整合物流资源,与生产制造、电子商务等协同融合,呈现出新的发展活力。
安全生产管理迈上新台阶。自2012年以来,先后实施道路客运平安年、道路运输平安年活动,从提高营运驾驶员安全素质、规范企业安全管理、提高车辆安全性能、强化客运站安全管理、加强车辆动态监管等多方面入手,推动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季度分析例会制度,全面启动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三年工作计划,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2017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事故起数、造成的死亡人数,较2012年分别下降43.2%和44.2%;发生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的重特大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事故起数,较2012年下降50%。
(六)创新发展增动能,促进了新业态新模式竞相迸发。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快速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出台了世界首部在国家层面承认网约车合法性的部门规章,为全球网约车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初步形成了覆盖巡游车、网约车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交通运输新业态监管工作新格局。截至2018年9月,已有100多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获得经营许可,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45万多本、车辆运输证30万多本,网约车发展逐步规范。
道路定制客运服务有序发展。截至2018年9月,北京、江苏、浙江、湖北、云南等10余个省份制定实施了鼓励道路客运定制服务规范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15个省开展了道路客运定制服务。积极推进差异化定制客运服务模式,以7-19座车型为主,引导企业重点对接机场、高铁站、景区、校园等重要客流集散点,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个性化、高品质的运输服务出行选择。“巴士管家”、“巴巴快巴”、“皖美出行”、“如约巴士”等一批定制客运出行平台快速发展,“按需定制、一键购票、便捷换乘”的出行服务产品,进一步提升了旅客出行体验。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迅猛发展。联合多部门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规范企业运营服务,保障用户资金和网络信息安全,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各地积极出台落地实施方案和配套管理措施,北京、天津等37个城市正式出台了实施意见和相关配套管理政策。截至2018年9月,共有89家企业先后进入共享单车市场,累计投放车辆3090万辆,注册用户近6.5亿,日最高使用量达到7000万人次。
分时租赁汽车新业态稳步发展。制定实施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了分时租赁汽车发展定位,推广应用"电子围栏"技术,引导用户有序停车;鼓励探索通过优惠城市路内停车费等措施,推动租赁车辆在依法划设的城市路内停车泊位停放。截至2018年9月,全国共有分时租赁企业300余家,分时租赁车辆总数约10万辆,其中90%以上为新能源车辆。
互联网物流服务平台创新发展。主动顺应"互联网+"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物流产业链条长、货运服务领域广、数据资源丰富、信息匹配需求旺盛等优势特点,推动物流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培育了一批线上线下结合紧、资源整合能力强、车货匹配效率高、服务产品多元化的互联网物流平台服务商。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货物运输与金融保险、仓储租赁、汽车销售、汽车维修、能源服务等领域的深度融合,逐步打通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间的信息“孤岛”和市场“壁垒”,构建起了链接上下、关联前后、延伸左右的物流服务生态圈,形成了物流服务供给新模式。
运输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实践生动、内容丰富,创造的经验弥足珍贵:一是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运输服务的获得感。二是紧紧抓住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要。三是坚决服从服务国家战略,持续抓好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四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增强行业发展内生动力。五是牢牢坚守红线底线,持续推进行业安全稳定发展。
三、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新起点上推进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持之以恒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加快形成运输服务供给新模式。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部署要求,会同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坚定不移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推动大宗物资中长途运输更多向铁路、水运转移,为提高综合运输效率、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实施铁路运能提升行动。二是实施水运系统升级行动。三是实施公路货运治理行动。四是实施多式联运提速行动。五是实施城市绿色配送行动。六是实施信息资源整合行动。
持之以恒完善客运服务网络,加快打造旅客出行供给新格局。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顺应客运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多样化要求,着力打造多层次、网络化、智能化、立体式客运服务网络,更好满足社会公众美好出行新期待。一是打造多层次的旅客出行服务系统。二是打造网络化的城市群捷运服务系统。三是打造低碳化的城市公交服务系统。四是打造无缝化的旅客联运服务系统。五是打造一体化的城乡客运服务系统。
持之以恒推动货运转型升级,加快拓展货运物流供给新空间。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货运物流发展环境,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货运转型升级步伐,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一是切实改善货运市场营商环境。二是切实改善货运车辆通行环境。三是切实改善货运企业创新环境。四是切实改善货车司机从业环境。五是切实改善货运发展管理环境。
持之以恒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培育运输市场供给新活力。不断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鼓励支持新旧业态融合发展、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实现运输服务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一是着力推进网络预约出租车规范发展。二是着力推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可持续发展。三是着力推进小微型客车租赁业健康发展。四是着力推进定制客运出行服务有序发展。五是着力推进国际运输便利化发展。
持之以恒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营造深化供给侧改革新环境。围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一步转职能、转作风、强基础、强监管,不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营造风清气正的运输服务改革发展环境。一是夯实法规制度基础。二是坚守安全发展底线。三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四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五是培育阳光政务环境。
(本文为刘小明副部长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道路运输行业座谈会上的主旨演讲,有删节,详见《中国道路运输》杂志第10期或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