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双11”,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创造新的成交额纪录。如“11·11京东全球好物节”累计下单金额达2044亿元,较去年实现大幅度增长。更令人关注的是“双11”背后国内消费市场的新风向。京东“双11”数据显示,70英寸及以上的巨幕电视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300%,“新物种”智慧屏电视环比上月同期成交额超300%,一级能效空调成交额同比增长4倍,三成以上家庭选择了体验更好的零冷水燃气热水器,耗电量更低的空气能热水器成交额同比增长700%……
从中可以看出,具有新科技基因、在能效上表现更出色或者能针对细分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的商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专家将这一现象称之为“高质量消费兴起”,这个概括是很贴切的。
高质量消费首先体现在消费者群体日渐成熟理性的消费观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像以往那样,要么过于看重商品“牌子”,以大牌子为唯一价值取向,要么把“越便宜越好”作为购物标准,看似花钱少,买的商品质量堪忧。如今,消费者更注重商品整体品质和价格的平衡,希望自己花出去的钱是值得的,能够换回高性价比的商品,切实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
本届进博会上,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19“进口品牌”消费趋势报告》认为,中国消费者聚焦高质量进口商品,进口品牌更多选择在中国中高端电商平台上拓展业务,从一个方面拉动中国消费升级。这一方面显示了中国高质量消费已经形成并逐渐巩固的趋势,另一方面,进口品牌也能对国内高质量商品生产和电商销售发挥倒逼促进作用。
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消费需求,必须加快供给侧创新。各大电商平台正是观察到这一时代趋势,不再满足于扮演“卖货”的传统角色,而是要做制造与零售的双重升级——通过技术服务、流程再造,直接打通菜地到餐桌、工厂生产间与终端市场,让大量商品绕开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也让企业不必产生过多营销及其他开支,能最大程度让利于消费者。
而消费者对于各类商品的选择,又变成一组组消费数据,通过电商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成为企业研究消费者“想什么、要什么、缺什么”的重要参考依据,并用于后续商品品种调整、新品研发、定价标准等方面。企业据此推出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定制商品,既解决了以往生产与需求脱节,导致商品滞销资源浪费等老大难问题,又破解了大量消费者花高价买不到合适商品的消费痛点。
我国居民高质量消费局面形成并不断巩固,也是宏观环境包括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持续优化改善的产物。对于企业来说,近年来政府花大力气改善营商环境,无论是大规模减税降费所带来的直接刺激,还是简政放权形成的高效服务平台,都让企业全面减负,轻装上阵,集中资源主抓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让新产品、好产品不断涌现。
就消费者层面而言,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实体经济逐渐回暖,企业产品生产水平持续提高,兼具性能优良与价格实惠的商品占比日渐增加,市场选择面多了,也就能优中选优,让自己高质量消费的心愿得以达成。(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