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物流业面临着结构调整、产业优化、降本增效等挑战,也迎来了信息技术、智慧物流、市场升级等发展机遇。
2019年,不少物流企业倒下了;2020年,在各类红利渐趋消失的大背景下,物流业是否会变得更好,发展能否迈向更高的阶段?无论如何,读懂企业、行业、市场等发展趋势,才能更精准的预判未来。
一、降本增效,转型升级
有数据显示,在2007-2016年十年间,重点企业物流业务成本年均增速10.5%,而同期的物流业务收入年均增速9.8%,成本增速高于收入增速0.7个百分点,说明物流企业的利润空间在逐年缩小。同时,物流在货主企业中更多被为成本中心,成本导向较为明显;经济下行压力下,货主企业对于降本有较高的诉求,《2018合同物流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货主企业在物流供应链管理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成本控制;能否帮助其实现持续降本成为货主企业选择合同物流服务商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内外部的压力下,降本增效便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成本有下限,降本已很难通过持续压低直接成本报价来实现,这便要求物流企业走转型升级的道路,或是横向多元化发展,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或是走向综合物流服务,提升服务层次,获取更多增值回报;或是深耕供应链管理,与货主企业形成更为深度的合作,在价值创造中共享回报。
二、协同整合,构建生态
行业已不再高速增长,增量红利在减弱,更多的将是存量博弈与优化,协同整合、构建生态将成为主要发展特征。领先的龙头企业希望突破现有的天花板,寻找保持业务持续超行业平均水平发展的新支撑点;因此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强强联合,2019年11月,唯品会与顺丰达成业务合作,将原先自营的品骏快递业务转交给顺丰,顺丰由此获得的新增业务量约为174万票/天,占其原来业务量的11%左右;而到了12月,中通快递与日日顺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探索综合物流新机遇,在此合作下,中通快递获得大件家电的安装、售后服务资源与能力,日日顺则增强了末端网点、To C配送的能力。
而京东物流在合纵连横、协同整合方面做得更为极致,不仅与物流同行形成业务合作,同时也与物流资源方、科研机构形成不同形式的合作关系,甚至于跨界营销合作。在社会化发展中,京东物流抱着完全开放的态度,只要对于提升能力、增强品牌、做大业务有益,均会加以联动协同。
三、技术将规模化应用
技术作为新物流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已是毋庸置疑;如今要探讨已不是有没有物流技术及要不要应用物流技术,而是技术的规模化应用问题。德勤公司于2019年6月曾发布报告称,2018年AI、无人驾驶技术在物流行业的采用率不足10%,预计在未来5年的使用率可以达到45%-50%。2018年物联网技术的采用率约20%,在5G等技术的推动下,未来5年使用率将接近80%。
钟鼎资本董事总经理汤涛认为,物流业自2016年之后进入发展的第三阶段,以科技应用为主要发展特征,信息系统云化,各类算法加速在不同物流场景中应用,软硬件的结合应用将围绕省人工、提升资产利用效率与决策效率等方面,帮助物流企业更好地实现降本增效;未来产业互联网、技术、数据的综合应用将很可能诞生新的独角兽。
新技术、新设备、新系统的大规模应用是物流新周期的主要特征之一,物流行业正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当前在技术应用方面的布局,是龙头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也是龙头企业必须坚持的战略之一。
物流行业技术使用情况概览
资料来源:德勤研究
四、绿色物流已是共识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认为,中国交通运输发展趋势是从“规模”向“品质”转变。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位于全球前列,机动化进程加快,机动车保有量全球第一;但是其中的交通污染排放问题难以忽视。
研究显示,一辆国三柴油货车的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200多辆国四小轿车排放总量。为了控制柴油货车所产生的污染,当出现重污染天气时,城市管理者便会对中型、重型载货汽车采取限行措施;而在2019年1月,生态环境部联合多个部委联合发布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要求多数地区于2019年7月1日提前实施柴油货车国六排放标准;第二批城市绿色货运示范工程创建城市也已公布,越来越多城市及企业将加入到新能源物流车的推广应用行列。
2019年11月公布的《中国快递包装废弃物产生特征与管理现状研究报告》中,数据显示我国各类快递包装材料消耗量在2018年已达到941.23万吨,若没有得当措施,我国快递包装材料消耗量在2025年将达到4127.05万吨,这会给环境保护造成很大压力。新修订《快递封装用品》中,已要求快递包装袋宜采用生物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菜鸟牵头启动了绿色物流2020计划,目标之一便是到2020年天猫直送全部把快递袋升级为环保袋。
五、“两业”走向深度融合
前不久,国家多个部门联名印发了《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写到“优化供应链管理”、“促进现代物流和制造业高效融合”,鼓励物流外包,鼓励快递物流企业融入到制造业采购、生产、仓储、分销、配送等环节,协同发展,持续推进降本增效。
这是因为如今的线上电商平台与线下实体渠道,都已经进入后红利时代,利润的挖掘需要品牌厂商及渠道商通过自我提升、供应链优化来实现;如今的商业竞争已不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或是渠道的竞争,而是企业供应链间的竞争。不过无论销售渠道如何变革,无论销售模式如何演化,商业的本质仍是以用户为中心,洞察用户需求,创造更优消费体验;而这些的背后,离不开送装协同、准时达、按约送等物流交付服务。简单来说,离开制造业,物流业是无根之水,无法独立存在;离开物流业,制造业无法将商品快速、高效地送达消费者手中,如同失去了轮胎的汽车,空有一幅架子而已。我们已从“交易闭环”走向了“交付闭环”,制造业与物流业,谁也离不开谁,且必将走向深度融合。
六、更加关注末端交付
末端交付是物流服务链条的重要交汇处,末端交付一般由司机与收货终端共同完成,司机是货物的直接承运者,服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司机对KPI及其它指令的完成程度;而收货终端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又决定了货主企业对于物流服务商的评价,它的一条投诉便可以让物流企业投入更多精力与资源加以应对。而根据SCOR模型的理念,如果做好终端交付环节的服务,处理好双方的关系,三方物流企业便可以同时给客户、客户的客户、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这四个利益相关者留下良好的合作体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除此之外,末端交付是重要的关键体验点,是物流企业与收货端直接接触的机会,而且也可能成为C端流量入口。日日顺的车小微在做好家电家具最后一公里的送装服务之外,也被当成其移动电商的导流入口;7-11在其澳大利亚的280家零售店内放置了快递柜,为消费者收取快递包裹提供便利,以此引流更多客户到店消费;因为曾有报告数据显示,提供店内快递取件服务可以吸引25%的新客户进门,而新客户中有75%的人可能会顺便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