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江西省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政策法规 > 公示公告 >

关于公开征求《江西省道路运输条例 (修订草案)》修改意见的通知

时间:2017-08-02 11:49 来源: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点击:
江西省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示:您的Flash Player版本过低,请进行网页播放器升级!

江西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会议对《江西省道路运输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进行了一审。现将该草案及其说明在江西人大新闻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直接登录江西人大新闻网提出意见、建议,或者将意见、建议以信件、电子邮件等方式反馈至江西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通信地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卧龙路999号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备案审查处邮编:330036电子邮箱:rd_bac@jiangxi.gov.cn征求意见截止时间:2017年8月31日

  江西省道路运输条例(修订草案)目 录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道路运输经营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班线客运、包车客运和旅游客运经营

  第三节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

  第四节 出租汽车客运经营

  第五节 道路货运经营

  第三章 道路运输相关业务

  第四章 道路运输安全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保护道路运输有关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道路运输经营、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及其管理活动。

  本条例所称道路运输经营,包括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以下简称客运经营)和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以下简称货运经营)。客运经营包括班线客运、包车客运、旅游客运、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出租汽车客运。出租汽车包括巡游出租汽车(以下简称巡游车)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以下简称网约车)。

  本条例所称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包括道路运输站(场)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汽车租赁经营。道路运输站(场)包括客运站和货运站(场)。

  第三条 道路运输的发展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引导、安全便捷、节能环保、禁止封锁和垄断的原则。鼓励道路运输经营者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经营。

  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保障安全。

  道路运输监督管理应当依法、公正、高效、便民。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组织有关部门编制道路运输发展规划及道路客运、道路货运、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等专项规划。规划的编制应当符合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与航空、铁路、水路运输等规划相衔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进城乡道路运输一体化发展,加大对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旅游客运、道路运输站(场)、城乡物流等在用地保障、设施建设、道路通行、财政投入方面的支持。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道路运输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商务、国土资源、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市场和质量监管、价格、旅游、公安、安全生产监督、通信管理、网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道路运输管理相关工作。

  第六条 道路运输行业协会应当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推动行业诚信建设,规范和指导会员经营行为,提升会员服务质量,保护行业和会员的合法权益,促进道路运输业健康发展。第二章 道路运输经营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七条 从事道路运输经营,应当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和相应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并在许可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向取得许可的道路运输经营者申请投入运营的车辆配发车辆营运证。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随车携带车辆营运证。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时随身携带从业资格证。

  第八条 班线客运、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和巡游车车辆的经营权,应当通过服务质量招标方式取得。符合条件的投标人不足三人的,依法按许可条件择优确定客运经营者。

  班线客运、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巡游车车辆的经营权不得以有偿方式出让,不得擅自转让。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九条 道路运输车辆应当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技术标准、排放标准和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并按照规定进行维护、综合性能检测、技术等级评定和客车类型划分。

  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建立车辆技术和维护档案,并实行一车一档。不得使用报废、检测不合格、擅自改装和其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车辆从事道路运输经营。

  第十条 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承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下达的抢险救灾、交通战备、突发事件等应急运输任务,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统一调度、指挥。对承担应急运输任务的道路运输经营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予以补偿。第二节 班线客运、包车客运和旅游客运经营

  第十一条 班线客运经营者应当按照核定的班车客运线路从事客运经营活动。

  班线客运经营者更换客运车辆的,应当选择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客运车辆,并向原许可机构提出申请;原许可机构应当在接到申请后三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发车辆营运证的决定。

  成立线路公司或者实行区域经营的班线客运经营者可以自主确定道路客运班线运力投放、班次增减、途经站点设置和起讫地内相关起讫站点变更,并报原许可机构备案。

  第十二条 班线、包车客运经营者可以应用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乘客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出行设计、出行预约等客运定制服务,自主确定停靠站点、日发班次、车型、车辆数量及行驶路线,并报原许可机构备案。

  第十三条 省际、市际班线客运经营者或者其委托的售票单位、起讫点和中途停靠站点客运站,应当实行客票实名售票和实名查验。

  鼓励应用公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售票,逐步与铁路、民航、水运等售票系统对接,推进联程联运和一票制服务。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发展乡村道路运输,提高乡镇和行政村的通班车率,满足农村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需要。

  县境内或者毗邻县间至少有一端在乡(镇)、行政村的线路,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公安等有关部门审核,且班线的起讫点设置客运站或者临时发车点的,可以开通农村客运班线。

  推进农村客运班线实行公交化运营。采取公交化运营的农村客运班线,经当地县级人民政府组织评估同意后,符合要求的可以使用未设置乘客站立区的公共汽(电)车。对执行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标准和票价政策的,其站点设置、车辆配置、财政补贴参照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包车客运经营者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起始地、目的地和线路行驶,不得招揽包车合同约定以外的旅客乘车,不得从事或者变相从事班线客运。

  第十六条 推进道路客运融入旅游发展,鼓励开通旅游专线、旅游直通车,支持客运站拓展旅游集散功能。

  从事旅游客运的,应当在旅游区域按照旅游线路运输。实行定线旅游运输的,按照班线客运管理;实行非定线旅游运输的,按照包车客运管理。从事旅游客运的车辆应当设置导游座位。

  第十七条 班线、包车、旅游客运经营者及驾驶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超过核定载客人数载客或者违反规定载货;

  (二)强迫旅客乘车、擅自变更运输车辆或者将旅客移交他人运输以及甩客、敲诈旅客;

  (三)运输车辆因故障不能正常行驶,需要更换其他车辆或者将旅客移交他人运输加收费用;

  (四)其他侵害旅客合法权益的行为。第三节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实施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和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居住区、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学校、医院等建设项目时,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划、建设配套的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设施,科学设置公共汽(电)车专用道、港湾式停靠站和优先通行信号系统,并与其他公共设施和应急通道相衔接。

  第十九条 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站点的设置,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会同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城乡规划等部门,根据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需要,按照安全通畅、换乘方便、布局合理和普遍服务的原则,征求公众意见和调研论证后确定,并及时向社会公告。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标准对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站点进行统一命名,方便乘客出行及换乘。

  城市公共汽(电)车站点的站牌应当标明线路名称、始末班车时间、所在站点和沿途停靠站点名称等内容。

  第二十条 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需要向城市规划区外延伸的,应当由市、县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城乡规划等部门,对延伸道路的状况、站台设施、标志标线、车辆技术要求、运行限速等条件进行综合评估和公示,确定符合条件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延伸线路跨行政区域的,经线路起点地所在市、县人民政府与途经地和目的地所在市、县人民政府协商同意后,由线路起点地所在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一条 申请从事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及线路经营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二)有符合规定标准的车辆;

  (三)有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驾驶员、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

  (四)有客运服务、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申请从事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经营,还应当有明确的线路和站点方案。

  申请从事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及线路经营的,依法向市、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符合前二款规定条件的相关材料。市、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审查完毕,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予以许可的,向申请人颁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二条 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者,需要增加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者取得线路经营权后应当向公众连续提供运输服务,不得擅自终止经营。

  由于交通管制、城市建设、重大公共活动、公共突发事件等影响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正常运营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运营企业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告相关线路运营的变更、暂停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社会公众出行需求。

  第二十三条 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经营期限为五年至十年,同一城市实行同一期限。市、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确定线路经营权时,应当明确具体的经营期限。经营期限届满六十日前,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本条例第八条的规定重新确定经营者。

  第二十四条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核定的线路、站点、班次和时间运营;

  (二)在车辆和场站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全疏散示意图,公布禁止携带的违禁物品目录等;

  (三)为车辆配备线路走向示意图、乘客须知、禁烟标志、特殊乘客专用座位、监督投诉电话等服务设施和标志;

  (四)为车辆设置消防、安全锤、报警等安全装置和卫星定位、音视频监控等设施设备;

  (五)按照规定对车辆检测、维护,保持车况良好、车容整洁;

  (六)制定客运服务设施设备、车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从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七)按照规定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送有关统计报表;

  (八)执行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

  (九)依法应当遵守的其他规定。

  第二十五条 城市公共汽(电)车驾驶员、乘务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衣着整洁,文明礼貌,规范服务,为老、幼、病、残、孕乘客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在规定的站点上下客,不得无故拒载乘客、中途逐客、滞站揽客、到站不停或者擅自改变线路;

  (三)及时告知线路名称、车辆行驶方向和停靠站点名称;

  (四)车辆因故障不能正常行驶的,及时组织乘客免费转乘同线路的其他车辆;

  (五)执行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向乘客提供有效票据;

  (六)依法应当遵守的其他规定。

  第二十六条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者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社会福利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公共交通财政补贴、补偿机制,对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者因政策性亏损以及承担社会福利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增加的支出,给予相应的补贴、补偿,公共交通财政补贴应当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及时、足额拨付。

  市、县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本级财政、审计、价格等有关部门,对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者因政策性亏损以及承担社会福利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增加的支出进行年度审计与评价,合理界定和计算增加的支出。第四节 出租汽车客运经营

  第二十七条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特点、社会公众出行需要,统筹发展巡游车和网约车,为社会公众提供品质化、多样化的出行服务。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出租汽车综合服务区、停靠点、候客泊位等服务设施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机场、车站、码头、商场、学校、医院等大型公共场所和居民住宅区可以划定出租汽车候客区域。

  第二十八条 从事巡游车客运经营、巡游车运营、驾驶员从业的条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从事网约车客运经营、网约车运营、驾驶员从业的具体条件,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规定。

  第二十九条 巡游车车辆经营权期限为四年至八年,同一城市实行同一期限。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实施车辆经营许可时,应当明确巡游车的具体经营期限。经营期限届满六十日前,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本条例第八条的规定重新确定经营者。

  第三十条 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核定的经营范围和经营区域内从事经营活动,超出核定的经营区域的,起讫点一端应当在核定的经营区域内;

  (二)承担承运人责任,保障乘客、驾驶员合法权益,按照规定投保承运人责任险和国家规定的其他强制性保险;

  (三)保证车辆技术状况和客运服务设施完好;

  (四)不得从事或者变相从事道路客运班线经营;

  (五)按照规定提供服务车辆、驾驶员的信息,配合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法调取查阅相关数据信息;

  (六)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十一条 出租汽车驾驶员在营运中,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衣着整洁、文明礼貌、服务规范、安全行车;

  (二)遵守交通法律法规,不得在禁止停车路段停车待租、上下乘客;

  (三)不得中途甩客,未经乘客同意不得搭载他人或者绕道行驶;

  (四)保持车身内外整洁,设施设备完好,不得在车内吸烟;

  (五)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十二条 巡游车载客运营期间,驾驶员应当按规定使用计程计价设备。

  巡游车空驶待租期间,除下列情形外,驾驶员不得拒载:

  (一)乘客不能控制自己行为且无人随车监护的;

  (二)乘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的;

  (三)乘客不愿按照规定计费标准支付车费的;

  (四)乘客的要求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和交通管制的。

  第三十三条 巡游车开展电召服务,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根据乘客通过电信、互联网等方式提供的预约要求,按照约定时间和地点提供运营服务;

  (二)巡游车电召服务平台应当提供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服务;

  (三)电召服务人员接到乘客服务需求后,应当按照乘客需求及时调派巡游出租汽车;

  (四)巡游车驾驶员接受电召任务后,应当按照约定时间到达约定地点。乘客未按约定候车时,驾驶员应当与乘客或者电召服务人员联系确认;

  (五)乘客上车后,驾驶员应当向电召服务人员发送乘客上车确认信息。

  第三十四条 网约车客运经营者应当公布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计程计价方式,合理确定网约车运价,明确服务项目和质量承诺,保障乘客合法权益。

  第三十五条 网约车客运经营者应当对车辆运行和服务过程动态监控,保证线上登记与线下实际提供服务的车辆、驾驶员一致,并依法采集、保存、使用网络数据,加强数据保护和安全管理。

  第三十六条 网约车车辆和驾驶员应当通过取得经营许可的网络服务平台提供运营服务。

  网约车驾驶员应当按照经互联网约定的时间、地点提供服务,不得巡游揽客。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未取得合法资质的车辆、驾驶员提供信息对接开展网约车客运经营服务。不得以私人小客车合乘名义提供网约车客运经营服务。第五节 道路货运经营

  第三十七条 鼓励货运经营者采用集装箱、封闭箱式、多轴重型、甩挂和罐式专用车辆运输,开展多式联运,引导货运经营者建立全程运输一单制服务方式,应用电子运单、网上结算等互联网服务模式。

  第三十八条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采取措施发展城市物流配送,为专用物流配送车辆在城市通行、停靠、装卸作业等方面提供便利。

  第三十九条 货运经营者运输大型物件时,应当制定道路运输组织方案。涉及超限运输的,应当依法办理相应手续。

  第四十条 货运经营者在受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限运、凭证运输的货物时,应当查验并确认有关手续齐全有效后方可运输。

  托运人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限运、凭证运输手续。

  货运经营者不得运输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运输的货物。

  第四十一条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技术性能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和消防设施设备。

  第四十二条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运输危险货物时,应当遵守有关部门对危险货物运输线路、时间、速度方面的规定,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燃烧、爆炸、辐射、泄漏等。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使用道路危险货物电子运单管理系统,进行运输组织和业务管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不得使用罐式专用车辆或者运输有毒、腐蚀、放射性危险货物的专用车辆运输普通货物,危险货物不得与普通货物混装。

  第四十三条 危险货物托运人应当委托具有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经营者承运,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包装,设置明显标志,并向承运人说明危险货物的品名、性质、数量、危害、应急处置方法等情况。第三章 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第四十四条 从事客运站、货运站(场)、机动车维修经营及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应当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和相应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并在许可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

  第四十五条 道路运输站(场)的设置和建设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有利于车辆出入、旅客出行和货物集散。

  客运站实行站级管理。客运站的站级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根据国家和省相关行业标准核定和管理。

  鼓励多渠道筹资建设道路客运站(场)。

  第四十六条 客运站经营者应当公布进站客车的班车类别、客车类型等级、运输线路、起讫停靠站点、班次、发车时间、票价等信息,调度车辆进站发车,疏导旅客,维持秩序。

  客运站经营者应当设置旅客购票、候车和乘车指示,以及行李寄存和托运、公共卫生等服务设施,向旅客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服务。

  第四十七条 货运站(场)经营者应当按照货物的性质、保管要求对货物进行登记,并分类存放,保证货物完好无损。危险货物的存放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货运站(场)内的搬运、装卸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操作规程作业。从事危险货物和大型、特种物件搬运、装卸的,应当配备专用工具和防护设备。

  第四十八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公布标明经营范围等内容的维修标志牌、机动车维修工时定额、收费标准、服务承诺和监督投诉电话。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按照公布的工时定额和标准收取费用,不得虚报维修项目和费用。

  机动车维修配件实行追溯制度。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记录配件采购、使用信息,查验产品合格证等相关证明,并按规定留存配件来源凭证,不得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维修机动车。

  第四十九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标准对机动车进行维修;尚无标准的,可以参照机动车生产企业提供的维修手册、使用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资料进行维修。

  机动车维修实行记录制度和档案电子化管理。

  第五十条 机动车维修实行出厂合格证制度和质量保证期制度。维修质量保证期内因维修质量原因造成机动车无法正常使用的,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无偿返修。

  第五十一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与学员签订书面的培训服务合同,明确培训方式和内容、收费项目和标准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内容。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在符合条件的场地进行驾驶培训,用于教学的车辆应当符合有关标准、取得牌证、具有统一标识,并按有关规定维护和检测。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的教练员应当规范施教,不得向学员索取、收受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

  第五十二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规定的培训内容和学时进行培训。培训结束时,应当向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国家统一式样的培训结业证书。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计时培训系统,如实记录、储存培训信息,并通过计时培训系统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上传培训记录等培训信息,确保培训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受理经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培训的人员申请机动车驾驶证考试,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查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出具的培训记录。

  第五十三条 从事汽车租赁经营的,应当在依法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将营业执照和车辆信息,报送市、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鼓励汽车租赁经营者实行连锁经营,开展分时租赁服务,建立完善服务管理体系,实现就近取车、异地还车。

  第五十四条 汽车租赁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对承租人身份、拟驾驶人的机动车驾驶证进行查验并实名登记,对身份不明或者拒绝身份查验的,不得提供服务;

  (二)与承租人签订汽车租赁合同,提供符合有关标准和证件齐全有效的车辆;

  (三)按照规定对车辆安全技术检测、维护,保持车辆技术性能良好、符合安全行驶条件;

  (四)不得以提供驾驶劳务等方式从事或者变相从事道路运输经营;

  (五)依法应当遵守的其他规定。

  第五十五条 用于租赁的车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车辆号牌、行驶证齐全有效;

  (二)已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相应的保险;

  (三)随车配备有效的车用灭火器、故障车警示标志牌和必要的维修工具;

  (四)九座及以下的客运车辆。第四章 道路运输安全第五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道路运输安全宣传教育,督促、检查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经营者落实道路运输安全责任制度,提高道路运输安全的规范化水平。

  第五十七条 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经营者是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和落实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度,开展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排查事故隐患,采取有效预防和治理措施,保证道路运输安全。

  客运经营者、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应当依法分别为旅客或者危险货物投保承运人责任险。

  第五十八条 道路客运车辆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标准配备安全设施设备,并保证齐全有效。在营运过程中,驾驶员、乘务员应当提示、督促乘客系好安全带。

  第五十九条 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落实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动态监控管理相关制度。

  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在总质量十二吨以上的普通货物运输车辆、牵引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包车客运车辆、旅游客运车辆、出租汽车和从事三类以上客运班线的车辆上安装车载终端实时监控设备,接入符合标准的监控平台,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第六十条 客运站经营者应当建立出站客运车辆检查制度。三级以上客运站应当配备专职检验员,对出站客运车辆进行安全检查。禁止超载车辆和未经安全检查合格的客运车辆出站。

  二级以上客运站应当配备行李包裹安全检测设备,旅客应当配合安全检查;拒不接受安全检查的,客运站有权拒绝其进站乘车。

  包车客运车辆发车前的安全检查由包车客运经营者负责。

  第六十一条 班线、包车客运经营者和货运经营者应当加强对车辆运行的安全管理,采取安全监控、运营调度等措施防止驾驶员疲劳驾驶。

  班车、包车客运经营者和货运经营者应当对在高速公路上日运行里程超过六百公里、在其他公路上日运行里程超过四百公里的车辆,随车配备两名以上驾驶员。

  第六十二条 班车、包车、出租车和货车发生一次死亡三至九人较大道路交通事故且负同等以上责任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一年内不得批准其经营者新增客运班线或者车辆。

  班车、包车、出租车和货车一年内发生二次以上死亡三至九人较大道路交通事故且负同等以上责任或者发生一次死亡十人以上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且负同等以上责任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三年内不得批准其经营者新增客运班线或者车辆。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六十三条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采取随机抽查、定期巡查、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道路运输经营、道路运输相关业务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并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十四条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道路运输信息化服务与管理,依托互联网、云计算等科学技术,向社会发布道路运输公共服务信息。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驾驶员培训、考试、发证、交通违法肇事等信息共享机制和协同处置机制,加强监督检查。

  第六十五条 设区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将取得计量认证证书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向社会公告。

  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检测,如实出具检测报告,并对检测和评定结果负责。

  第六十六条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对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等级评定情况、车辆结构及尺寸变动情况和违章记录等进行年度审验,审验不合格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责令经营者限期整改,该车辆在整改期间不得运营;整改不合格的或者逾期未参加年度审验超过六个月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办理有关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的注销手续。

  第六十七条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道路运输服务信用管理体系,对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经营者、取得资格的从业人员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进行信用评价,纳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并向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提供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经营者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用评价等监督管理信息,定期向社会公布信用评价结果。

  对信用评价良好的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经营者,在经营许可、招标投标、政策措施等方面予以激励支持。

  对信用评价不合格的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经营者,自评价结果公布之日起两年内不得扩大经营范围、新增运力、参加招标投标及享受优惠政策等。对信用评价不合格的从业人员建立不良行为记录制度并予以公示。

  第六十八条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重点在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经营场所、客货集散地和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检查站进行监督检查。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执法人员实施监督检查时,不得随意拦截正常行驶的道路运输车辆。已发现或者被举报有违法经营行为嫌疑的车辆除外。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执法人员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按照规定着装整齐、佩带标志,出示行政执法证件,文明执法。

  第六十九条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实施道路运输监督检查中,对无车辆营运证、持无效车辆营运证或者超出车辆营运证载明的经营范围从事道路运输经营,又无法当场提供其他有效证明的,可以扣押该车辆。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扣押的车辆应当出具扣押凭证,并妥善保管,不得使用,不得收取或者变相收取保管费用。

  车辆依法解除扣押后,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通知当事人限期领取车辆;当事人逾期不领取的,逾期之日起的车辆保管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第七十条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经营者自取得经营许可之日起,无正当理由超过一百八十日未经营,或者开业以后连续一百八十日停止经营的,可以注销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

  第七十一条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道路运输管理制度。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实施道路运输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道路运输经营者或者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不遵守服务质量承诺、不规范经营或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应当责令其停业整顿。

  道路运输经营者或者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不再具备规定的许可条件的,由原许可机构责令其限期停业整改;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撤销其许可。

  第七十二条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道路运输投诉举报制度,公开投诉举报电话号码、通信地址或者电子邮件信箱。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道路运输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及其他有关部门收到举报后,应当依法及时查处。

  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七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

  (一)不依照法定条件、程序和期限实施行政许可的;

  (二)参与或者变相参与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

  (三)发现违法行为不及时查处的;

  (四)违反规定拦截、检查正常行驶的道路运输车辆的;

  (五)违法扣留运输车辆、车辆营运证的;

  (六)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七)其他违法行为。

  第七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经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客运经营者擅自转让班线客运、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巡游车车辆等经营权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没收违法所得,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并由原许可机构收回其经营权。

  第七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构吊销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一)班车、包车因故障不能正常行驶,需要更换其他车辆或者将旅客移交他人运输而加收费用的;

  (二)包车客运经营者招揽包车合同以外旅客乘车的;

  (三)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者擅自暂停、终止经营的。

  第七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按照以下规定处罚:

  (一)道路运输经营者不按规定做好车辆维护记录和检测运输车辆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二)道路运输经营者使用擅自改装已取得道路运输证的车辆的,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三)汽车租赁经营者未按规定对承租人身份、拟驾驶人的机动车驾驶证进行查验并实名登记,或者对身份不明、拒绝身份查验的承租人提供服务的,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四)总质量为十二吨以上的普通货物运输车辆和牵引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出租汽车,旅游客运车辆、包车客运车辆和从事三类以上客运班线的车辆未按规定安装或者正常使用车载终端实时监控设备的,处三千元以上八千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城市公共汽(电)车驾驶员、乘务员无故拒载乘客、中途逐客、滞站揽客、到站不停或者擅自改变线路的;

  (二)出租汽车驾驶员中途甩客、未经乘客同意搭乘他人或者绕道行驶的;

  (三)巡游车驾驶员无故拒载、不按规定使用计程计价设备的;

  (四)网约车驾驶员在营运中巡游揽客的。

  第七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构吊销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一)巡游车或者网约车客运经营者超越核定的经营范围运营的;

  (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未使用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计时培训系统或者未按规定使用系统如实记录、存储、上传培训信息的;

  (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在不符合条件的场地进行驾驶培训的。

  第八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一)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者未按照核定的线路、站点、车次和时间运营的;

  (二)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未按规定公布维修标志牌、工时定额和收费标准的;

  (三)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未按规定执行配件追溯制度、维修记录制度、出厂合格证制度和质量保证期制度的;

  (四)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未按规定使用符合要求的教学车辆的;

  (五)汽车租赁经营者提供不符合本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的车辆。

  第八十一条 道路运输经营者发生较大及以上道路运输安全事故,且负主要以上责任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吊销事故车辆的车辆营运证和驾驶员的从业资格证,并责令道路运输经营者限期整改。道路运输经营者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由原许可机构吊销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发生较大及以上道路运输安全事故的,在事故责任认定前,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停止事故车辆运行。

  第八十二条 被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经营者自吊销之日起二年内不得申请相应范围的道路运输或者相关业务经营许可。

  被吊销从业资格证、车辆营运证的,自吊销之日起二年内不得申请道路运输从业资格和车辆营运证。

  第八十三条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已有行政处罚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七章附则

  第八十四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是指在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区域内,利用公共汽(电)车按照核定的线路、站点、车辆、时间、票价运营,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基本出行服务的道路运输经营活动。

  (二)巡游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是指可在道路上巡游揽客,喷涂、安装出租汽车标识,以七座及以下乘用车和驾驶劳务为乘客提供出行服务,并按照乘客意愿行驶,根据行驶里程和时间计费的经营活动。

  (三)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构建服务平台,整合供需信息,使用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提供非巡游的预约出租汽车服务的经营活动。

  (四)汽车租赁经营,是指经营者按照汽车租赁合同的约定,以汽车(九座及以下客车)为租赁物提供租赁服务,收取租赁费用,不提供驾驶劳务的经营活动。

  (五)服务质量招标方式,是指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不实行有偿或者竞价的前提下,通过公开招标对申请人的质量信誉情况、经营规模、运力结构、安全保障措施、服务质量承诺、经营方案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择优确定经营者的许可方式。

  第八十五条 学校校车管理按照有关法规执行。第八十六条 本条例自年月日起施行,2010年11月26日江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的《江西省道路运输条例》同时废止。

  关于《江西省道路运输条例(修订草案)》的说明

  ——2017年7月24日在江西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

  省交通运输厅厅长 王爱和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省政府委托,现就《江西省道路运输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作如下说明。

  一、修订的必要性

  一是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放管服作出全面部署,要求进一步简政放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能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我省道路运输行业现状看,还存在行业管理方式滞后,事中事后监管不够、为市场服务欠缺等问题,亟需通过修订条例,破除行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发挥企业的主体责任,激发企业的活力,全面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另外,近几年道路运输行业出现了新业态,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多式联运、城乡物流、农村班线公交化等,也需要在修订草案中加以规范。

  二是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的迫切需要。由于出租汽车行业的管理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加上网约车等新业态的迅速发展,各种矛盾冲突不断,严重影响了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2016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交通运输部等国家七部委出台《网约车暂行办法》,对出租汽车行业重新进行了定位,明确了出租车包括巡游车和网约车,新情况、新要求使条例现有关于出租汽车客运的管理规定已难以适用,需通过修订有关内容以适应出租汽车行业依法管理和规范发展。

  三是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迫切需要。据统计,到2016年年底,全省道路运输业经营户1423万户,营运车辆3623万辆,从事营运的驾驶员583万人。2016年,全省完成公路客运量534亿人次,旅客周转量28231亿人公里,完成货运量1229亿吨,货运周转量31475亿吨。由于运输服务行业点多线长面广,运输体量大、环节多,随之带来的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安全监管任务越来越重。尤其是201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对现行条例进行修订,按照“三个必须”(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细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要求,加强对道路运输经营者、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同时,2016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也要求各行业系统要履行反恐怖主义的职责和任务,需要通过修订条例细化并落实反恐防范责任。

  二、修订过程

  在省人大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省政府法制办的前期指导下,省交通运输厅2015年正式启动条例修订立法准备工作。2016年7月草拟最初的修订草案,9月至12月,先后多次向各地市交通运输局、运管机构和厅直属各有关单位广泛征求意见,并向省发改委等15家省直部门书面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2017年2月,向省政府正式报送了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

  2017年3月至4月,省政府法制办、省交通运输厅组织人员先后赴萍乡市、上饶市和广东省开展立法调研,考察道路运输市场,学习外省先进立法和管理经验。4月下旬,省政府法制办组织专家论证会、立法听证会,并委托华东交通大学进行了立法第三方评估。6月16日,省政府法制办召开办务会讨论研究修改条例修订草案。6月28日,省政府法制办再次召开部门协调会,并根据部门意见对修订草案进行了修改完善。6月30日,省政府第82次常务会议对修订草案进行了讨论,形成了现在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条例修订草案。

  三、几个主要问题的说明

  (一)关于体例结构

  原条例第九章九十九条,体例结构不够清晰,现将原条例第二章“道路客运经营”、第三章“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经营”、第四章“出租汽车客运经营”和第五章“道路货运经营”整合为一章“道路运输经营”,并在这一章中分设五节,即“一般规定”“班线客运、包车客运和旅游客运经营”“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出租汽车客运经营”和“道路货运经营”,使修订草案规范的内容更集中、更清晰、更明确。同时,将原条例第七章“道路运输安全和执法监督”拆分为“道路运输安全”和“监督管理”两章,分别强化了道路运输安全和监督管理的内容。修订后的条例八十六条,比原条例九十九条,减少了十三条。

  (二)关于落实“放管服”改革有关要求

  针对道路运输市场迅速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如班线、包车客运经营者自主经营范围小,货运经营方式传统、滞后,公交运营模式单一、落后,驾培、维修行业服务能力有待加强,行业管理中“重管理、轻服务,重审批、轻监管”等,修订草案作出了以下规定:

  一是进一步简政放权。取消两项许可,不再对城市公交驾驶员实施从业资格考试,将汽车租赁经营许可改为汽车租赁经营备案;减少一项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活动,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经营活动不再纳入法规的调整范围;扩大班线、包车客运经营自主权,对成立线路公司或者实行区域经营的班线经营者,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手续,在运力投放、班次增减、站点变更等方面由原审批制改为备案制。

  二是规范市场准入、优化市场配置。将道路客货运输经营、城市公交经营、出租汽车经营、站(场)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机动车驾驶培训经营等许可事项由前置审批调整为后置审批;规定班线客运、城市公交、巡游车经营权要通过服务质量招标方式确定市场经营主体,不得有偿出让和擅自转让。

  三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明确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采取双随机抽查、定期巡查、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执法检查,并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要加强道路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对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经营者、取得资格的从业人员实行诚信评价管理,对守信者实施奖励、对失信者予以惩戒;要求运管机构加强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依法向社会发布道路运输公共服务信息。

  四是改进提升基本服务。要求采取必要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推进发展乡村道路运输,提高乡镇和行政村的通班车率;积极推动农村客运班线实行公交化运营,明确公交化运营的条件和政策;明确城市公交线路可向城市规划区外延伸和跨行政区域延伸;鼓励班线、包车可应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展定制客运,为乘客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鼓励货运经营者开展多式联运,引导建立全程运输一单制服务方式;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城市物流配送;建立机动车维修配件追溯制度,规范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的教学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关于规范出租汽车客运行业管理

  传统出租汽车(即巡游车)长期存在着体制僵化、机制不活的问题,而网约车作为新兴行业,一方面为老百姓出行提供了极大方便,另一方面也带来责任不清、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要适度发展出租汽车,促进巡游出租汽车转型升级,规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的要求,在修订草案中,对出租车行业管理的规范主要体现在:

  一是明确出租汽车客运发展定位,强调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特点、社会公众出行需要,统筹发展巡游车和网约车,为社会公众提供品质化、多样化的出行服务。

  二是规定出租车客运经营、车辆运营和驾驶员从业实行行政许可,从事巡游车经营的条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从事网约车客运经营、车辆经营和驾驶员从业的具体条件,授权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要求作出规定。

  三是规范出租车企业和驾驶员的经营行为和安全生产责任,同时明确巡游出租车可以开展电召服务,要求网约车车辆和驾驶员不得通过未取得经营许可的网络服务平台提供运营服务,不得以私人小客车合乘名义提供网约车客运经营服务。

  (四)关于道路运输安全管理

  近五年来,我省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道路运输安全责任事故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等。因此,在修订草案专门设置了一章规范道路运输安全,并作如下具体规定:

  一是落实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道路运输企业要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制度、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和营运车辆动态监控管理制度,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为运输车辆配齐安全设施设备;企业应当采取安全监控、运营调度等措施防止驾驶员疲劳驾驶;营运车辆按照规定进行维护、综合性能检测,不得使用报废的、检测不合格的、擅自改装的车辆从事营运;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协同处置机制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切实为道路运输安全提供保障。

  二是落实反恐职责。明确省、市际班线实名售票和实名查验,要求公交车要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公布违禁物品目录;规定了汽车租赁经营者要查验承租人身份等内容。

  三是建立健全退出机制。对道路运输车辆年度审验不合格的,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或者逾期不年审超过六个月的,予以注销其车辆营运证;对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经营者无正当理由超过一百八十日未经营或者开业后连续一百八十日停止经营的,注销其经营许可;对发生较大及以上道路运输安全事故,且负主要以上责任的,吊销其车辆营运证和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还规定被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两年内不得申请相应范围的经营许可。

  以上说明连同修订草案,请一并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