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是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谁走在对外开放的前列,谁就占领了发展高地。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开放”“把上饶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江西对外开放‘门户城市’”,彰显了新时代上饶深化对外开放的决心和魄力。
回顾上饶40年来的开放历程,外贸机构从无到有、进出口总额跻身全省前列、全面迈入“高铁时代”、三清山机场顺利通航、建成上饶“无水港”和宁德港上饶码头,开通海铁联运天天班和中欧班列,推进了上饶国际物流园建设,初步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立体式开放新格局。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佳浙商投资城市”“中国最佳粤商投资城市”“中国最佳闽商投资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人文环境和营商环境大为改善,在全国地级市竞争中“软实力”明显提升。上饶对外开放已经站在了比任何历史时期都更高的起点上。
立足新起点,扩大高水平开放,必须加强平台上的等高对接,让“门户”立起来。要打造工业园区“升级版”。坚持以国家级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战场,紧盯光伏、光学、汽车制造“两光一车”主导产业,矢志打造“世界光伏城”“中国光学城”“江西汽车城”。要打造高铁经济试验区“升级版”。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定位要求,充分发挥高铁枢纽城市这一得天独厚的新优势,推动大数据、大健康等新经济新业态集聚发展,将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打造成国家级数字经济特色小镇、全省最大的游戏产业城、全省最大的呼叫产业城。要打造全域旅游“升级版”。依托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国际医疗旅游示范区等平台,围绕“建设全国一流旅游城市”的目标和打造“华东区域旅游目的地、集散地、中转地”的定位,坚持从城区旅游与乡村旅游两端发力,大力推动景城互动、城乡统筹、全域打造、融合发展,在境内外打响“高铁枢纽·大美上饶”旅游品牌,全面提升上饶旅游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努力打造江西旅游发展的样板和标杆。
立足新起点,扩大高水平开放,必须加强资源上的深度对接,让“门户”通起来。要致力基础设施互联。加快构建集高铁、高速、机场、港口为一体的对外交通体系,坚持不懈推进对接长三角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制约跨区域互联互通的“瓶颈”,为实现资源对接、项目合作、信息共享,加快区域协同发展奠定基础。要致力产业形态互补。根据全市生产力布局,统筹引进招商项目,重点主攻长三角,大力推进“饶商回归”工程,实现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资本、项目、人才、总部”联动回归,构建起与长三角产业拼图互补、产业链条互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致力营商环境互融。对标江苏、浙江营商环境标准,把亲商安商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大力整治“怕慢假庸散”等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大力推广在建项目“五人行”做法,大力开展“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专项行动,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优质的政策环境、宽容的创新环境、广阔的开放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高效的服务环境。
立足新起点,扩大高水平开放,必须加强机制上的无缝对接,让“门户”宽起来。要坚持开放包容,建设合作之门。以加快推进赣浙边际合作为重点,着力打造“衢饶示范区”,加强与长三角协调会成员城市的沟通联系,主动接受长三角一体化和上海自贸区的辐射带动。要坚持先行先试,建设创新之门。加速园区体制创新,统筹推进领导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金融机制、人事和薪酬制度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发展动力和活力。继续实施创新驱动“2211”工程,支持企业与长三角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为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生态之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继续走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在开放合作中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实施全面开放战略,打造门户枢纽城市,这是一条新的“起跑线”,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崭新课题,更是我们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驱动力。让我们以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精神为强大动力,在新的征程上抢抓机遇、不辱使命,共同谱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程杨 松郑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