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一规”“一策” 筑起航空装备产业高地
12月3日,记者从南昌市航空装备产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航空产业大起来、航空研发强起来、江西飞机飞起来、航空小镇兴起来、航空市场旺起来”的“航空梦”,重点建设“一城”、做好“一规”、出台“一策”、引入一系列平台和企业,推进航空装备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航空装备产业链再添生力军
2018年5月31日,中国民用航空江西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在南昌揭牌。作为全国首个省局共建的民航适航审定中心,这是继北京、上海、沈阳、西安之后设立的全国第5家适航审定中心,助推江西航空产业跨越发展。
“适航审定,是发展民用航空工业及其配套产业的前提条件。只有符合适航标准、通过适航审定的民用航空器,才能进入市场运营。可以说,引进适航审定中心,是南昌航空装备产业逐梦前行的关键一步。”市工信局副调研员史渝闽说,江西适航审定中心既方便了我市航空制造产业研究、生产、适航的沟通协作,又有效提升了航空器审定效率、降低审定成本、缩短审定周期,未来将吸引国内外更多的航空资源向南昌聚集。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正积极加强与中国商飞、中航工业等央企的对接合作,其中,中国商飞生产试飞中心项目已于今年4月底正式奠基、落户;11月的首届南昌飞行大会上,集中签约了一批航空装备产业重大项目,投资总额达280亿元。史渝闽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在谈的航空装备产业项目已有20多个,覆盖航空材料、航空服务、航空制造等各个领域,将为我市航空装备产业链建设再添生力军。”
航空城基本建成 产业体系完整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根据发展实际,我市重点建设“一城”、做好“一规”、出台“一策”,引入一系列平台和企业,着力筑起航空装备产业高地。
去年8月,瑶湖机场正式投入使用,同年10月底,国产C919大型客机转场瑶湖机场,瑶湖机场正式成为C919核心试飞机场;今年8月25日,洪都集团整体搬迁入驻,并计划于今年年底完成全部工程建设……随着南昌航空城洪都产业区基本建成,瑶湖机场将成为通航公司的飞行基地,承接维修改装、货运业务等,我市航空装备产业发展后劲十足。
为充分发挥瑶湖机场作用,完善航空城产业空间布局,我市已完成对南昌航空城产业空间规划和发展布局规划的编制,完成了中国商飞生产试飞中心、中发天信、航空产业科创城等项目的选址和规划布局工作。同时,高标准打造了航空大厦,聚集了产业投资、适航审定、低空空域管理和服务等航空配套服务项目,为航空装备产业集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里的航空产业发展战略,去年9月我市出台《关于支持南昌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暂行办法》,主要通过强化融资力度、支持航空制造业发展、培育通航市场、引育人才等举措,加快整机制造、航空配套、通航运营、航空维修、配套高端服务业等企业、项目在我市聚集,促进我市航空装备产业快速做大做强。
此外,我市通过航空装备产业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服务配套能力,促使航空装备产业项目加速聚集。目前,南昌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航空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拥有航空装备产业企事业单位40余家,形成了从研发、设计、制造、试飞到适航取证全覆盖的较为完整的航空装备产业体系。
支持航空租赁等金融创新业务
当前,我市航空装备产业的软硬件条件逐步完善,未来航空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什么?如何做大做强航空制造产业?
对此,市工信局军民融合产业推进处处长石萌达告诉记者:“围绕教练机、无人机、通用飞机以及大飞机等四大飞机项目,我市将深入对接、承接航空工业、中国商飞布局调整,积极参与全球航空制造业分工合作,大力吸引航空发动机制造和维修、航空配套企业落户南昌,逐步健全飞机研发设计、生产试飞、大飞机部件、航空转包和零部件加工一体化的航空制造产业链,推动形成产业集聚,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建立整机制造与航空配套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同时,聚力发展航空运营,我市将加快发展通航产业,以现有通航运营单位为依托,重点建设好低空空域管理和服务、应急救援、通用航空服务等通航运营平台,积极开展农业作业、应急救援、公务航空、观光旅游等业务。延伸发展航空服务,建设以航空旅游、航空教育、航空金融、航空物流为重点,航空会展、航空地产、航空信息服务等产业协同发展的航空服务体系,推动航空保险等现代航空服务业发展,支持航空租赁等金融创新业务。
为加快实现江西“航空梦”,我市明确了产业发展思路、目标,将南昌打造成为我国教练机研制生产的核心基地,全国领先的民机生产试飞、民机大部件和航空配套设备生产重要基地,以及国家通航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同时,着力构建航空制造、民航运输、航空服务、临空经济“四位一体”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航空产业总收入力争突破800亿元,实现高质量跨跃式发展。(记者 张代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