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江西省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政策法规 > 省内政策 >

“十四五规划”出炉!加快推进综合物流枢纽建设!

时间:2021-06-08 16:03 来源:未知 点击:
江西省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示:您的Flash Player版本过低,请进行网页播放器升级!
南昌综合保税区于201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2017年5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成为全国验收样板,同年7月正式封关运行。规划总面积4.41平方公里,其中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面积2平方公里,包括高新片区和空港片区,高新片区为原南昌出口加工区A区,位于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0.31平方公里;空港片区面积1.69平方公里。


近日,南昌综合保税区发布了“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此规划的编制,是指导南昌综合保税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共同愿景和行动纲领。

根据规划显示,未来综合保税区将聚焦“五大中心”和“国内知名、国际知晓”内陆综合保税区总目标,突出实施“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区域联动”四大战略,优化集约型空间布局,加快外向型产业集聚,提升功能型开放平台,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努力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引领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区和制度型开放示范区。


优化集约型空间布局



坚持科学规划、分步推进、区域联动、战略留白,优化形成“一区两片、联动周边”的集约型空间格局。


聚焦“空港片区”:科学规划空港片区,优化“一心一轴一廊五区”功能布局,集中优势资源、重大项目、财力物力,做大做强做优空港片区,提升空港片区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增强“一心”综合服务功能:重点加快推进南昌综合保税区CLD生活中心建设和运营,改善监管服务大楼和企业办公用楼条件,完善购物、娱乐、休闲、商务等功能配套,建设高品质现代公办区和宜居宜业区,提升综合服务中心的功能和品质。

提升“一轴”辐射带动力:畅通综合保税区与昌北国际机场、龙头岗码头、现代空港新城等周边口岸和地区的综合交通网络,优化沿综保大街和保税三路之间商业服务、综合办公、保税服务以及口岸作业等功能布局,形成综合保税区重要的横向发展轴带,提升门户枢纽功能。

构建“一廊”美丽岸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建设综保公园,以交通干道、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沿线防护绿带为重点构建生态廊道,优化金山大道、新昌高速、福银高速沿线三条景观轴,严守生态红线,严控污染源,打造综保美丽岸线。


优化“五区”业态功能:保税加工区加强国际产业转移制造园、智能制造基地、医疗器械基地、VR及保税+等基地建设,打造全省一流的加工制造基地。跨境电商区:加快推进江西邮政跨境电商产业园、中国(南昌)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生态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全市跨境电商核心区。


保税物流区加快推进综合物流枢纽建设,构建保税物流体系,完善保税仓储、中转、分拨和配送等配套设施建设,发展国际采购、分销和供应链服务,建设智慧物流分拨体系。保税服务区:创新海关监管方式,大力培育发展国际贸易、LED研发、检测维修、展示交易和金融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



综保配套区:主要发展商业配套、工业生产功能生活服务配套,在综保大街两侧,建设名品加折扣模式的奥特莱斯购物广场以及游乐休闲设施,打造多业态综合、一站式和体验式商业消费中心。


 优化“高新片区”



充分发挥高新片区核心地段优势,加强与南昌高新区的沟通协同与共建共治共享,开展“保税+新零售”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互相引流、现场体验互动,充分服务高新片区中小型企业和民众生活。积极实施“腾笼换鸟”“退二进三”策略,调整优化“高新片区”产业和空间布局,盘活闲置土地、厂房,引进新兴企业,进行二次开发。


重点围绕南昌高新区电子信息、航空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着力培育研发设计、检测维修、跨境电商、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建设区域研发设计中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同时,提升对围网外高新区周边的外溢效应,实现整体共同发展。

联动“周边地区”


树立大协同、大开放、大发展思想,主动联动周边地区、口岸乃至省内外的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多区域,延伸开放功能,实现协同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提升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力。充分利用综保区区位交通优势,深化与南昌经开区在规划、产业、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全面对接,实现互利共赢发展。此外,充分利用区内保税贸易、保税加工、保税物流等核心功能服务省内外其他地区,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助力综保区高质量发展。


打造“一中心、两基地、多元化”外向型产业格局



加快外向型产业集聚突出优势特色,做强加工制造中心,做大跨境电商和物流分拨基地,培育多元化新增长点,打造“一中心、两基地、多元化”外向型产业格局。


做强“一中心”:策应南昌市电子信息、医疗健康、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发展,通过要素整合和产业配套,引进大企业、大项目,持续补链、强链、延链,打造全省保税加工制造基地。

抓住国际国内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机遇,加强与南昌市周边地区的产业配套,深度嵌入全市VR和手机全产业链,做大做强英华达、合顺光电、友联达光电等现有骨干企业,加快推进亿芯半导体、宏德海车载摄像头、香港勤坤迪、江西恒玖等项目建设,重点引进VR、手机、游戏机、数字穿戴等企业项目,积极培育5G、VR、物联网、检测研发等数字经济,打造全省光电子应用示范基地、检测研发平台和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核心区。

大力发展医疗健康产业,紧紧抓住区内企业拥有进口医疗器械无需办理相关注册或备案手续以及进口研发设备和原料保税等政策优势,大力开展医疗器械生产制造、药品及功能性保健品和器械的保税进口业务,重点推动世界500强医疗健康产业公司在区内设立医疗器械研发中心,引领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积极引进大型医药集团和大型医药及器械企业入驻,培育发展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健身用品、康复辅助器具等产品制造业,培育仓储配送、医药电商物流与软件应用、进口医药及器械展示展销和交易市场,建设成为进出口药品及医疗器械创新成果的转化基地、健康商品的流通枢纽基地。

积极培育智能制造和再制造,围绕南昌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积极培育发展对设备和高端材料进口保税需求较大的研发、小试业务。积极开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已列入再制造业务产品清单货物入区开展进口再制造。争取对非禁止类贸易产品的再制造项目进行先行先试,促进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完善加工制造集聚的支持政策,积极开展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外商投资股权投资试点等创新试点业务,支持适合综合保税区的加工制造项目落地投产。研究符合企业实际的“委内加工”监管程序及办法,鼓励区外企业进区开展委托加工。进一步简化分送集报、外发加工备案等手续,在区内全面推行“四自一简” 新型监管模式。


积极培育新兴业态


培育区域检测维修中心。立足南昌,积极引进一批专业维修企业和知名品牌维修中心,开展全球维修、第三方专业维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助推南昌制造业由“全球制造”向“全球服务”转型。鼓励电子信息、精密仪器、航空、船舶等企业入区开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符合环保要求的保税检测和全球维修业务,优化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支持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入驻,开展省市重点产业进出口产品的检验认定服务。

培育区域研发设计中心。围绕电子信息、医疗健康、智能装备、航空等高端产业,有序吸引一批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研发型总部或技术服务中心入驻,探索建设若干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搭建服务于全市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等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全市保税研发中心。用好区内企业拥有进口医疗器械无需办理相关注册或备案手续以及进口研发设备和原料保税的政策优势,推动世界500强医疗健康产业企业在综合保税区内设立医疗器械研发中心,不断探索生物医药产业等新型业态快速发展。对区内企业首次组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和新落户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享受国家、省、市有关政策的基础上,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奖补。

培育服务外包中心。依托南昌作为全国第二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利用信息软件类的离岸服务外包享受国家政策优惠的优势,布局打造离岸数据中心,发展面向境外用户的大数据外包服务。推动跨境电商出口、供应链出口、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出口新模式。用好江西数字外贸平台,支持企业赴重点市场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和海外仓。鼓励区内企业广泛进行国际交流合作,开展软件测试、文化创意、商务会展等国际外包服务。

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出台吸引总部经济入驻的有关政策,鼓励企业来区设立区域性加工制造、研发设计、物流分拨、销售服务、检测维修、交易结算和展示展览中心。做大本地民营企业总部,在传统产业、规模企业产能转移和“走出去”的过程中,把研发、销售等总部留在保税区。同时大力培育上市企业,放大上市企业的总部效应。

有序发展融资租赁。积极开展飞机、船舶等大型特殊进口设备融资租赁业务,建设高端设备融资租赁进口服务中心,实现金融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对注册在综合保税区内的融资租赁企业进出口飞机、船舶等大型设备涉及跨关区的,在确保有效监管和执行现行相关税收政策的前提下,按物流实际需要,实行海关异地委托监管。


构建综合交通枢纽平台



依托昌北国际机场枢纽。加强货站、堆场、仓储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航空口岸综合服务能力。面向“一带一路”巩固拓展国际客货运航班航线,配合完善功能性国内和地区航线网络,大力度推进货邮和口岸保障能力建设,完善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国际邮件互换局功能,全面提升昌北国际机场枢纽功能。

畅通综合交通网络。积极策应南昌国际智慧空港和向塘国际陆港建设,加强与昌北国际机场、龙头岗综合码头、国储933货场、向塘国际陆港物流港的互联互通,争取设立南昌综合保税区向塘分区。推进与水运港口的对接,协同推进龙头岗集装箱码头、樵舍港码头改扩建,探索区内建设内陆无水港,推动与九江港一体化发展,构建“通江达海”航运体系。完善公路网建设,加快发展联通区域的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路,协同构建以机场为核心的集疏运干线路网体系。

共建多式联运体系。大力推进航空、公路、铁路、水路等不同运输方式以及海关、物流和工商企业等不同业务系统的无缝衔接,加快构建区港联动、海铁联运、空铁联运等国际多式联运体系。争取国家主管部门对联动模式的支持,推进各部门执法合作、信息互换,完善监管设备、运输工具配置,推动海关提单和铁路舱单互认,推动实现进出口货物签发提单、全程运单“一票到底”。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应用,打造“智能化多式联运国际物流港”。


构建江西自贸区核心平台



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率先复制推广符合本区实际的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进经验做法,打造全省开放程度最高、综合实力最强、营商环境最优的开放门户。加强中西部地区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与发展经验的研究,主动加强中国(江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前期研究。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深化与昌北国际机场、龙头岗码头和铁路物流园等口岸合作,率先在全省开展以贸易便利化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全力争创未来中国(江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区。